English

锻造跨世纪人才

1999-11-3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廖仕雄 我有话说

铺就人才高速路

20多年来,我军空气动力研究基地的人才学历、专业种类、科技成果等方面比20年前都超出了数百甚至上千倍。闻名军内外的大校群体、科技将军脱颖而出,一支跨世纪的高科技青年人才方阵也从这里崛起。

这一切,均源于基地党委“一班人”的人才新思维。在世界风云日益变幻、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今天,基地把人才思维定格在研制新武器、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的目标上,定格在培养出能在二十一世纪高技术战争中打胜仗的现代复合型人才上。

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基地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培养、以老带新”的总原则下,先后出台了《加强科技干部队伍建设措施》、《加速科技人才培养决定》和《加强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实施方案》等政策,要求科技人员在这些政策、措施驱动下做到“三个有所作为”:在战略武器型号研制上有所作为,在武器型号试验的鉴定和评估上有所作为,在新概念、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上有所作为。

在制定基地长远发展大计时,基地制定了“131”人才工程规划,即世纪末要培养出45岁以下的各类专业技术骨干100名,各类学科带头人30名,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专家10名。并为此制定了一套快速培养人才“战术”。

一是以老带新法。为防止新老科技干部中间出现人才断层,加速年轻科技干部的成长,他们采取师傅带徒弟方法,让老同志带着新同志干,既给新同志传授科研经验、方法,又教他们立身做人。而且是一级带一级,让院士、总工程师等老专家带硕士、博士级科技骨干,让博士级科技骨干带年轻的科技人员。

二是集智攻关法。群体型科研攻关,使大批的科技人员在实践中学有所成,他们结合科技干部自身的专业强弱,合理搭配,并使科技人员们在群体性科研工作中相互取长补短,用自身的优势去带动他人。

三是在职培训法。基地举办的科技学术研讨会和完善的科技干部考核制度,帮助科技干部在学术研讨中开阔视野,搜集信息,明确科研方向。同时科技干部在职培训也得到重视。1985年,基地成立研究生部,至今已培养出70名硕士、12名博士研究生。基地每年还根据科研情况选出百余名科技骨干到美、俄、英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参观考察和学习。

四是学术研讨法。1991年以来,基地共举办全国及国际性学术交流会33次,交流论文840篇。同时,还积极推荐优秀科技论文到国外交流。近5年来,基地共选送55篇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部分论文获奖并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

全军第一个力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在基地的成立,更为高层次科技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新天地。如今,人才工程已取得可喜成绩:在45岁以下的年轻科技干部中,已有3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第一、二层次,15人进入总装“1162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有49人遴选为基地学科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5人已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0人已担任硕士、博士生导师,有231人次获得国家、部委级科技成果奖。

搭好成才大舞台

高层次的科技人才不仅要有渊博的科学知识,较高的实际研究能力,而且要有驾驭重大科研课题的能力。对此,基地创造了一条用大型课题推、用尖端课题压、用急难课题逼,快速造就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好途径。

非线性跨音速洞壁干扰修正技术课题是一项被科技行家们公认的攻而不克的世界性难题,基地将这一尖端性课题“硬压”给青年研究员范召林、张玉伦等,面对这一重大课题,起初他们觉得有些束手无策,是基地领导一面给他们加压,一面积极为他们提供技术援助,他们凭着自己丰富的实践知识,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有关权威专家认为,他们的这一成果在总体技术上居国内领先水平,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该成果荣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后,他们感慨地说,这个国际先进水平是基地领导“硬压”出来的。

看到像这样被“压”出来的高科技成果不断问世,看着一批批年轻科技干部茁壮成长,基地领导信心十足,他们说:“我们用推、压、逼的办法培养出的这批人才,一定能在二十一世纪的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